聯系熱線
為什么要做電磁兼容?電磁兼容的測試項目有哪些?
EMC電磁兼容簡介:
電磁兼容(EMC)是對電子產品在電磁場方面干擾大小(EMI)和抗干擾能力(EMS)的綜合評定,是產品質量較重要的指標之一,電磁兼容的測量由測試場地和測試儀器組成。
EMC電磁兼容測試的意義和目的:
EMC電磁兼容測試的目的是確保電子和電氣設備能夠在電磁環境中正常工作,不會產生無意義的輻射和受到干擾,同時也不會影響到其他設備的工作。因此,EMC測試是保證設備和系統有效、可靠、安全性的必要措施。
EMC電磁兼容測試的內容和過程:
EMC電磁兼容測試主要包括兩個部分:EMI測試和EMS測試。EMI測試主要是針對設備本身對其電磁環境的影響,包括其電磁輻射和抗干擾能力。EMS測試則是對設備的電磁敏感性進行測試,確定設備在外部電磁干擾下的抗擾度。
EMC電磁兼容測試的過程通常由以下幾個步驟組成:
1.測試準備:確定測試目的、條件以及測試儀器和測試環境。
2.EMI測試:包括輻射和傳導兩個部分,輻射測試是指測量設備輻射的電磁場強度,傳導測試是指測量設備對其他設備干擾的電磁泄漏。
3.EMS測試:測試設備的抗干擾能力,通常包括瞬時干擾、連續干擾和瞬變干擾等多種情況。
4.測試結果分析:根據測試數據和標準進行分析,確定設備是否符合EMC標準。
5.報告編制:根據測試數據撰寫測試報告。
EMC電磁兼容主要檢測項目:
EMC電磁檢測測試包含兩大項:EMI(干擾)和EMS(敏感度,抗干擾),空間輻射、傳導騷擾、功率輻射、磁場輻射、低頻干擾、靜電放電、脈沖群抗擾度、浪涌抗擾度、傳導抗擾度、電壓跌落、諧波電流、電壓閃爍、音視頻抗擾度(S1,S2,S3,S4)、無線藍牙測試。
EMC電磁兼容測試標準有哪些?